近日,坊间流传一张苏州市相城区回复网友咨询问题的图片,信息回复的承办单位为相城区住建局。 12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向苏州市高新区住建局反映,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楼盘销售的房源本身属于商品,如果不允许开发商降价促销,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项目出现烂尾的风险。 苏州市是否不允许楼盘低于8.5折促销?该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这种要求。 不限制楼盘降价 苏州市相城区的回复出现在苏州
银行正在密集与房企座谈交流。自11月21日至12月2日,已有7家银行与房企召开座谈会或一对一交流。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尽管政策端利好消息不断释放,但房地产行业仍未见好转迹象。 11月29日,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布研报预期,2024年中资房企的经营环境仍将充满挑战,但在政府支持政策的提振下,高线城市的销售额应逐步回稳,从而为市场复苏奠定基础。 不过在惠誉看来,市场复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房地产市场不会再像前两轮周期有明显反弹,而是会步入一个缓慢下行的新常态。 研报预计,2024年全年合同销
本文刊于2023年11月29日《经济日报》第11版,原题为《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
近期,广州、深圳、长沙、泉州等地先后出台多项楼市新政,涉及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调整普宅标准、公积金贷款比例上调、土拍限价放松、发放购房补贴等。一系列新政有助于降低改善型需求的门槛,提振后市信心。同时,新一波楼市松绑的预期也在增强。
作为楼市风向标之一,豪宅的动向对于观察楼市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走访发现,近两年来,深圳楼市较为低迷,但豪宅价格相对坚挺。而今年下半年以来,深圳豪宅片区价格出现明显松动。 深圳蛇口片区一豪宅小区328平方米户型,10月成交价达5500万元,但11月同户型以4700万元成交,直降800万元。此外,豪宅深圳湾片区11月挂牌单价也跌破20万元/平方米。 豪宅也不抗跌了? 之前2年多,深圳楼市
一线城市深圳迎来两项楼市政策调整。
11月22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深圳从明日起调整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二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由原来的普通住房70%、非普通住房80%统一调整为40%。 分析人士称,此次调整降低了居民购买二套住房的购房资金门槛,有利于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记者 李春晖)据中指研究院监测数据,截至11月21日,在22个采取“两集中”(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土地出让方式的城市中,已有18城恢复“价高者得”,目前仅北京、上海、深圳、宁波仍在执行限地价政策。部分城市在取消地价上限后的首拍中,出现高溢价率地块,引发市场关注,同时也带来担忧:曾经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搅风搅雨的“地王潮”,会不会卷土重来?
近期,加快落实保交楼工作不断被提及。人民银行等三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强调各金融机构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加大保交楼金融支持。在各个地方,也强调要加快保交楼的进度。保交楼工作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为何在此时,要更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保交楼工作?接下来政策的发力点又是什么?《新闻1+1》邀请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共同关注:保交楼:房企底线,
中国网财经11月21日讯(记者 魏国旭)融创中国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境外债务各项重组条件已获满足,并于当日正式生效。
房地产供给端支持持续加力。继日前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后,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进一步从供给端加大对房企的融资支持力度。 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一些优质房企债券价格出现异动,显示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仍在发酵,这也是本次会议明确从供给端加大对房企融资支持力度的直接原因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数据显示,10月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达到56个和67个,均比上月增加2个。 具体来看,二手房市场,10月环比上涨城市仅有2个,分别为杭州上涨0.5%,三亚上涨0.1%。西安二手房均价与上月持平,其余城市均为下降趋势,但降幅大都再1%左右。 同比去年10月,尽管下降城市数量相较环比略少,但降价幅度普遍较大。其中北京、上海、广州
9年前的一份土壤污染初步调查报告,揭示出这片土地严重污染从未改变的真相。 11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苏州市虎丘区钢成路28号苏钢集团总部,通过官网公开电话联系到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并提出了采访请求,其表示马上安排负责相关领导来回应。 然而,记者在大门口等待近1个小时,未有公司人员前来,电话再也未能接通。 事情的缘起,是11月4日陆家嘴集团的一纸公告:因土壤污染产生侵权纠纷,其下属子公司将苏钢
百强房企格局大分化 房地产进入大分化时代,能突围生存下来且活得比较好的企业,注定是极少数。这是当前房企不得不面对的现状。 这种现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部分区域市场需求趋于供大于求。因此,对于多数房企而言,销售业绩下滑态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1~10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52977亿元,同比下降13.1%。其中, 10月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33.5%
在近期各上市银行举行的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存量房贷话题备受关注。多家银行均表示,目前银行已为绝大多数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客户下调了贷款利率,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提前还贷量有所减少。 10月30日,招商银行副行长彭家文在三季度业绩会上表示,目前提前还贷量已减少差不多一半。但和之前正常月份相比,招行提前还贷量还是偏多。总体判断,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之后,有助于减少提前还贷量,但是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完全恢
10月31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的《关于优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明确,自2023年11月1日(含)起,公积金贷款在住房套数认定上不再考虑商业贷款情况。
随着存量首套房、“二套转首套”相继“降息”,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已接近尾声,多家银行相继透露调整“成绩单”。10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兴业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该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惠及近百万客户。同时,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也相继透露了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进展,下调后,房贷客户利息负担减少,提前还款趋势下降。不过,随着存量房贷利率的调整,银行净息差压力也进一步提升,如何控制负债端资金成本仍面临着较大挑战。
在四大一线城市全部落实认房不认贷政策近两月后,市场一直期待着会不会有更进一步的房地产放松政策。其中,对限购政策的调整预期更是愈发走强。 近期,广州、上海率先行动,针对部分区域、人群进行了限购的定向优化,体现了政策总体上继续宽松的可能。接下来,北京、深圳会跟进调整吗? 广州上海限购政策定向宽松 10月24日,上海市金山区发布的《金山区重点转型区域人才购房实施细则》提到,在滨海城区、高新社区以及亭枫社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月芹10月26日,经济观察网获悉,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文件(国发【2023】14号文,以下简称14号文),近期已传达到各城市人民政府、各部委直属机构。 该文件由国务院于9月1日正式印发,要求住建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配合协调。 14号文提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筹集、保障对象和标准、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