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贷政策适度调整,楼市成交正显现回升企稳之势。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中国指数研究院等机构获悉,截至11月底,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成交规模约8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3.5%。 另据地产中介贝壳统计,11月全国50城二手房整体成交量环比增长约2%,这也是自10月以来成交量环比连续两个月增长。
“欠的债,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还上,要最大可能地挽回社会对我们的不良评价。” 12月6日,潘军在花样年集团官微详谈了流动性问题的应对进展以及对过往工作的反思。
为了化解风险,恒大正在使出浑身解数。 12月6日,中国恒大在港交所公告,考虑到集团目前面临的经营上和财务上的挑战,该公司董事会决议设立中国恒大集团风险化解委员会,许家印出任风险化解委员会主席。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风险化解委员会其他成员背景多样,除了恒大现任高管许家印和潘大年,其他委员均来自其他企业高管和专业人士,成员企业类型包括:广东省属国资粤海控股、广州市属企业越秀集团、深耕不良资产主业的中国
在监管层频频发声释放积极信号之后,近期已有多个城市的房贷市场予以积极回应。《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除了银行放款速度在加快,部分城市的房贷利率也有所下调。 近期首套房贷款利率有优惠,从原来的5.85%下调至5.65%。广州一家国有大行的个贷经理告诉记者,随着房贷额度的放松,近期放款速度明显提升,银行所积压的房贷申请开始陆续下发。 对于部分城市房贷利率下调的原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长
12月3日,中国恒大集团披露了可能无法履行担保责任的公告。广东省人民政府表示,当晚立即约谈了中国恒大集团实控人许家印。应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请求,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向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组。随后,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恒大问题作出回应。
“炒房热”刮进元宇宙:430万美元买一块虚拟土地 林俊杰也入手了
目前已有12个城市建立二手房指导价机制,12个城市中,包括深圳、广州两个一线城市,东莞、成都、西安、宁波、无锡、合肥6个二线城市,以及三亚、绍兴、衢州、金华等城市。这些城市共同特点是这些年房价上涨较快。 各地建立的二手房指导价机制,主要瞄准房价涨幅较大的热点区域、热点小区,其中,学区房是调控的一个重点。
全国房地产市场都在经历一场大调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三季度全国新房商品房市场GTV同比下降14.1%;据贝壳研究院数据,第三季度全国二手房市场GTV同比下降41.6%。 中介行业开始收编、冻编、关店、合并、裁员、离职……有些地方的门店数量,从去年火热时期的一条街,到如今只剩两家。
央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 杭州市政府官网12月1日公布《杭州市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管理办法》。《办法》规定,面向符合条件的市区户籍和稳定就业的非市区户籍家庭供应,实行政府与购房家庭按份共有产权的保障性住房。购房家庭产权份额比例不低于50%且不高于80%。共有产权房和商品房一样,可申请住房公积金、商业银行资金等购房贷款。
11月30日,多家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了11月的房企销售数据榜单,显示即便各家企业努力冲刺年底业绩,然而房企自7月份以来向下的销售趋势还在延续。 据克而瑞数据,11月单月,TOP100房企全口径销售金额实现8450.3亿元,同比大幅下挫近40%,跌幅明显扩大;同时,前11个月的累计同比涨幅仅为1.8%,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楼市的转凉,你感受到了吗? 房价下行的压力之下,11月以来,多地陆续出台房价限跌令。光明正大降价被限跌之后,房企们又想出了新招,打骨折的工抵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买房人们,能在这场博弈中捡漏吗? 满城尽是工抵房 近来,工抵房内部房源等关键词挤满了房产中介的朋友圈。工抵房不仅在二三线城市频频现身,也在广州、成都、南京等一线、新一线城市冒头。有媒体统计,近期广州推出工抵房的楼盘数量达到十余个,
11月25日,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从中指研究院获悉,截至2021年11月23日,11月房地产企业融资总额为617.5亿元,比10月全月总金额增长69.2%,单月融资规模在连续3个月下降后,出现上升势头。 信用债发行明显提速 从结构来看,信用债发行规模达到425.4亿元,占比接近7成,发行量达到10月的227.2%,信用债发行明显提速。信托融资182亿元,比10月份增长20.8%,也出现一定的回
房贷最快一个月放款,上海楼市终回暖? 近日,网传上海较多个人房贷放款提速,有部分自媒体据此解读为上海楼市回暖,政策有所放松的信号。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求证发现,确实有部分个人住房贷款放款提速,但这与贷款申请减少等原因有关,并不代表楼市调控政策松动。就政策层面看,上海始终坚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度,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底线。 接近监管人士表示,此前个人住房贷款排队等放款现象,主要
24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草案)》,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多个方面进行规范。
2016年开始,就有一个让人困惑的现象,房地产销售开始下行了,但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维持着高位,甚至一度是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
11月24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既回应租客最关注的房屋租金干预问题,又针对租金社会关切的甲醛房、群租房等问题提出了整治、处罚措施。一大波租房者的利好正在路上。
“限跌”政策增多的背后,是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趋冷。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10月份,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二手房销售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进一步增加,分别达到52个、64个。房价过快上涨时“限涨”,下降又发布“限跌令”,从“限涨”到“限跌”,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
靠上调限价吸引房企拿地?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回应称是为了逐步消除一手二房价格倒挂差、抑制投机炒房。 卖地大户杭州上个月进行的第二轮集中供地遇冷,17宗地块终止出让,业界普遍猜测第三轮集中供地会给房企更多利润空间。 近日,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挂出了第三批集中出让土地,印证了外界的猜测确实有部分地块价格下降。但更受到关注的则是杭州的原有新房限价被打破,多个板块限价普涨。业内人士预计,此轮集
中国网财经11月19日讯(记者 畅帅帅) 31省份前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新鲜出炉。
在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房企们集体收获了销售面积、金额双降的业绩,其中最难熬的莫过于处在已经爆雷或者正在爆雷中的企业。 北京商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8日,正在与危机斗争的房企,部分发布了并不乐观的10月报。而华夏幸福、蓝光发展、恒大等,目前还处于“难产”阶段,有的甚至连三季报还尚未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