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到期借款无法偿还的传闻,将央企背景的中交地产(23.810,0.11,0.46%)(000736.SZ)推上风口浪尖。 5月12日,中交地产发布公告回应否认5月份金融机构到期借款无法偿还,称公司目前现金流正常,融资渠道畅通,能够保证到期债务偿还。 近年来,中交地产负债规模直线攀升,而经营活动现金持续净流出,业绩连续下滑。2021年公司扣非净利润陷入近三年首次亏损,三道红线全踩。 值得一提的是,
15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调整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这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以来,首次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 当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通知称,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图片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截图 在此之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9154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住宅投资29527亿元,下降2.1%。 14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818588万平方米,同比持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7769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1%。房屋新开工面积39739万平方米,下降26.3%。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28877万平方米,下降28.4%。房屋竣工面积20030万平方米
不久前,有网友在杭州萧山网络问政平台提问,博策房地产拿下萧山浦阳地块已有一年时间,但为何到现在为止,地块仍然未有任何施工迹象。对于这一提问,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给出答案:博策房地产未按照国有土地出让合同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已经退地了。此次退地,博策房地产将损失参与土拍时缴纳的保证金,这笔资金少则1185万元,多则2370余万元。对于浙江本土小房企博策房地产来说,可谓损失惨重。这还只是房企退地中的冰山一角。自去年以来,房企退地事件频频发生。
4月底,林腾蛟决定将所持环保上市企业控制权转让;纪海鹏抛售旗下高速公路项目股权,年龄相仿的两人不约而同忍痛割肉,目的只有一个,救赎各自名下的房企。 至少一年前,林、纪二人还是深居简出。林的阳光城,靠朱荣斌、吴建斌双斌组合打理;纪海鹏早将所持龙光集团(2.18,0.00,0.00%)大部分股权赠给女儿纪凯婷。 阳光城去年和泰康系彻底撕破脸,得力干将朱荣斌离职,林腾蛟不得不腾出一只手来;亟待改善债务结
中国网财经5月13日讯 近期,一份中交地产“关于2022年5月份金融机构到期借款无法偿还的报告”在市场流传。对此,中交地产昨日晚间通过公告进行了说明。
通过出售项目变现化解负债,无疑是出险房企最快最有效的回血方式之一。去年以来,多家遭遇流动性问题房企披露的债务解决方案中,出售项目、股权等都是主要的解决方案。包括恒大、富力、花样年、奥园、世茂等在内的多家房企皆在频繁出售境内外项目资产、股权等。其中,境外项目更容易成交;内地项目因较难出手,多由相关信托机构接手。
2022年5月10日,泰禾发布公告,针对问询函里涉及到的业绩修正转亏的原因、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的具体情况、截至目前已到期未归还的债务情况,涉及诉讼或者仲裁进展,报告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具体情况等问题,进一步给出了解释。上述问询函始于泰禾的一则业绩修正预告。2022年1月29日,泰禾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表示2021年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至1.3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72亿元至4.83亿元。
中国网财经5月11日讯 万科A昨日发布关于首次回购公司A股股份的公告,宣布当日首次通过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A股股份约119.8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1%,最高成交价为每股18.25,最低成交价为每股17.99,去除交易费用,总成交金额约2166.6万元。
甘肃部分房企违法“小动作”致不动产权“登记难”
市场交易低迷,反映购房者信心不足。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将之喻为市场的“疫情心态”,因为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冲击市场需求,延长成交周期。但她认为,疫情终归会好转,待疫情散去之后市场修复进程将会加快。
在3月份的“缺席”之后,业内预期可能“迟到”的楼市“小阳春”4月份依然没有露脸。尽管支持或松绑政策以平均每天两条的频度发布,但受到多地疫情反复、市场信心不足等影响,一些城市刚出现的升温苗头被掐断,4月多地楼市依然处于深度调整中。此前,活跃度相对较高的长三角楼市近乎全面“熄火”,佛山、惠州、东莞、珠海等大湾区楼市也处于低温运行状态。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明显下行,使得房企业绩表现如坐上过山车。 从2021年年报情况看,克而瑞统计显示,约有75%房企营收实现增长,但行业整体利润率持续下行探底,企业各项利润率指标均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近九成企业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双降,部分头部房企毛利率低于20%。整体来看,增收不增利现象仍普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住宅开发业务增量放缓的当下,房企也在加速发展被寄希望为第二增长曲
4月22日深夜,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海万达商管”)再次提交了招股说明书,中信证券、摩根大通、瑞士信贷为联席保荐人。4月21日,万达商管向香港联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材料已经处于“失效状态”。根据香港上市规则,香港联交所认为原申请六个月到期后三个月内重新递交的,属于原申请的延续。
据天津市住建委网站消息,日前,天津市住建委发布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结合该市限价商品住房实际情况,拟定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限价商品住房申请和销售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自2022年7月1日起,天津全市停止受理限价商品住房资格申请;自2022年10月1日起,天津全市停止限价商品住房销售。
上海清算所数据显示,本周以来,已有来自绿城集团和保利发展(16.780, -0.79, -4.50%)的相关发行文件称,其分别拟发行不超过15亿元和20亿元中期票据。 可以看到,始于去年四季度的涉房金融政策调整,已让部分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得以满足。然而,与之呈现明显不同的是,今年以来,房企债务违约事件仍较为多发,而出险房企为缓解流动性压力更是不得不采取“卖卖卖”的方式以获取资金。
不同于传统中介机构,房多多(NASDAQ:DUO)从一开始就将自身定位为围绕经纪商户来构建服务生态的平台,也就是中介的中介。但自2019年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后,房多多就出现了连续亏损。近期房多多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净亏损达到约12亿元人民币(下同),亏损同比扩大约442%;收入从2020年的25亿元下降61.6%至2021年的9.42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6060万元。
4月25日,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房地产企业延续2021年频繁出售资产的趋势,出售方企业类型中,地产行业出售额占比总成交额61%,高居首位。
泰禾集团近日发布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宣布公司预计净利润由盈转亏。最新数据显示,泰禾集团预计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约为42.6-56.3亿元,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5-4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为亏损36至48亿元。2022年1月29日,泰禾集团曾披露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1-1.32亿元。
港股投资者们历来对内房企保持谨慎。2019年以来,内房企陆续奔赴港股上市,如今或是陷入流动性危机,或是业绩下行,股价跳水、估值走低。在这样的背景下,日前递表的嘉创房地产、中亿基业和迪赛基业有什么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