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建委近日发布《2022年下半年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接诉即办”“申请类”诉求集中小区的通报》,涉及8个居民诉求集中且不在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内的市属小区和5个居民诉求集中的中央单位在京小区。按照居民诉求集中的老旧小区或可优先改造的要求,这13个小区有望优先纳入改造。
多年来,土地财政一直是热议的经济话题,今年也不例外。近期,第三方机构克而瑞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随着我国房地产销售端疲软,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全国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为14.44亿平方米,成交金额4.73万亿,较2021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7%、31%,土地出让金从高峰的8.7万亿下降了约3万亿规模。 土地财政,顾名思义,指的是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政府财政收入包
1月5日,人民银行、中国银行(3.200,0.00,0.00%)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提出,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两部门指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与新建住房价格走势挂钩、动态调整,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科学评估当地商品住宅销
新房周成交量环比涨幅950%。 在众多二线城市中,东莞对楼市的支持力度可以说是相当大了。过去一周(12.27-1.2)内,东莞接连颁布楼市新政:2022年12月26日,东莞全面放开限购;12月30日,东莞再推出存量商品房带押过户模式。 东莞放开限购对我们来说影响还是挺大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咨询量明显上来了,以前咨询量都是个位数,现在每天基本都有二三十人的样子。1月3日,位于东莞厚街的房产经纪人张旭
时至年末,又一座万亿GDP城市的大动作引发了广泛关注,甚至被不少人称为开启房地产调控新阶段的标志性一幕。 这就是在近日,广东省东莞市宣布全域退出住房限购。在楼市调控的工具箱里,常见且灵活的限购无疑是撩动市场神经的手段之一。近来多个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围绕取消限购做文章,也体现出为明年市场供需两端稳健发展打下基础的题中之义。 大湾区两大 万亿级城市政策转向 随着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
中国网财经12月22日讯 信用中国(北京)近期发布的消息显示,北京懋源新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未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取水被罚款2万元。
中国网财经12月23日讯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近期发布的消息显示,深圳市广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广积地产”)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违法被处罚。
(文/张志峰 编辑/马媛媛)下行中的房地产行业正受到政策层面格外优待。 最近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从金融支持16条到房地产再融资松绑,再到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表态,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典型的政策敏感性行业板块,四季度以来房地产板块的整体走势明显跑赢同期市场指数的表现。从10月底开始,在熊市调整环境下,房地产板块出现了单边快速上涨的行情,不少房企股票的短期涨幅超过50%
12月21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官网出台《关于调整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加大天津市对租房提取公积金职工的支持力度以及对多子女家庭租房和购买首套住房的支持力度。 《通知》的主要内容: 各委、办、局,各区人民政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满足职工合理住房需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一、职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
国家统计局网站12月15日消息,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解读2022年11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2022年11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一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二三线城市同比降势趋缓。 一、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略扩,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幅收窄或与上月相同 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1个,比上月减少7个;二手住宅销售
三支箭后,各大房企、银行与金融机构突然忙了起来,债券与股权融资齐齐开闸,债务重组进度明显加速。 12月8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会同上海证监局、上海市房管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组织辖内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召开上海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座谈会。 会议主要内容为学习传达一行两会近期房地产金融政策文件精神,部署落实落细落地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6条措施、调整优化房企股权融
打造了开业最顶峰时期“等位排号达5万人”神话的深圳文和友,如今却陷入门可罗雀的尴尬境地。而从走红到爆冷,仅仅只用了两年时间。12月3日,《华夏时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深圳老牌商圈老街(东门)附近的深圳文和友,此时正值周末休息日,深圳文和友位处的街口人来人往,称得上热闹,但深圳文和友内部却显得十分冷清,里外形成鲜明的对比。刚开业最火爆时期有网友表示“排10+小时才轮到入场”,现如今也不再需要排队等号,可自由进场。2021年4月开业时,深圳文和友宣传“100+品牌”入驻,《华夏时报》记者查阅大众点评,其上显示目前仅剩25家门店在营业,若以此计算,空铺率达到近八成。
盈利空间下行、业绩下滑、烂尾楼业主停贷、债务展期……当房地产行业还未完全走出阴霾之时,剥离房地产业务成了多家企业优化资产结构的首要选择。然而,茅台却在此时脱颖而出,成了地产逃离者队伍的逆行者。
不动产登记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去年,为了解决各种因素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山西省委将其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并确定由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拥军负责,在全省范围开展专项行动,针对因为各种情况没有完成登记的不动产,进行登记颁证确权,加快化解国有土地上已经出售的城镇住宅的遗留问题。
(文/观察者网 张志峰)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广州市落实金融16条政策,多银行推出个人房贷延期还款服务引发公众关注。因个人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还款延长期限最长可达12个月。 观察者网了解到,除广州之外,目前上海、郑州等多地均可受理类似业务,但具体申请材料、延长期限主要由经办行受理审批、个事个办,不过延长期限大都不超过6个月。 事实上,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行在各地均有推出包含个人消费贷和按揭
尽管房地产行业政策端持续向好,融资端也三箭齐发,为资本市场恢复了不少信心,但这一情绪暂未传递至市场端。 克而瑞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1月,重点30城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4%,创下半年来单月新低,同比跌幅扩至30%。 一方面,受限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不少城市楼市陷入半停摆状态,重点30城供应面积同比跌幅近4成。 另一方面,市场信心缺失,受限于实体经济持续承压,居民就业及收入预期下滑,预防性储蓄需求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1月,50家代表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23.2%、环比下降24.7%,降幅较上月略有收窄。11月,北京、深圳、杭州、南京、武汉等多个热点一二线城市进行了2022年第四批次集中供地地块,优质地块供应带动房企拿地热情略有恢复,代表房企拿地总额较上月略有增加。
漩涡中的融创还在努力自救。 11月28日,泛海建设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海建设)发生一项股东变更事宜,融创的持股比例由之前的100%下降至10.3220%,同时,股东名单中增加两家新的企业,分别为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和芜湖华融资本创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分别是64.6780%和25%。 泛海控股在2002年成立了泛海建设,彼时,其正在大举发展房地产业务,接连拿下北京泛海国际项目1号地块
11月29日晚,恒源煤电发布公告称,拟以13.4亿元现金收购安徽省恒大生态环境建设工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生态)100%股权。
在资本市场和地产行业的翘盼之中,射向房地产行业的“第三支箭”终于在近期落地。11月28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资本市场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答记者问时表示,证监会决定在股权融资方面调整优化五项措施(简称“新五条”),并自即日起施行。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以及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市政策。暂停了12年的房企并购重组再次开闸,也因而被市场称为“重磅利好”。随即,许多A股房企也迅速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