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电器:被房地产套牢的厨电巨头

“大脑已经看见了悬崖,但身体的惯性仍朝着深渊奔跑。”业界对老板电器处境的这一描述,精准而残酷。作为中国厨电行业曾经的领跑者,老板电器凭借其在烟灶产品上的技术优势和多年的渠道深耕,长期主导中国高端厨电市场。

然而,这家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老牌企业,如今正步入充满挑战的“中年危机”时期,深陷房地产“后遗症”难以自拔。2024年,老板电器全年营收仅微增0.10%,几乎停滞在112.13亿元的水平,而归母净利润则同比下滑8.97%至15.77亿元。


01 黄金时代:借势房地产腾飞

老板电器是中国房地产“黄金十年”孕育出的行业黑马。回溯2008年,其营收仅8.66亿元,年净利润不过5416万元。

随着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房地产政策刺激,房地产业进入繁荣发展的十年。老板电器凭借厨电“三件套”——吸油烟机、燃气灶及消毒柜,成功撬开房地产工程渠道,业绩迎来爆发式增长。

2009年至2017年间,老板电器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双位数增长,净利润平均增速更是高达40%以上

2019年底发布的《中国房地产精装修厨电行业白皮书》显示,公司与恒大、碧桂园、万科、保利等超过85%的百强房地产客户达成战略合作。

02 深度捆绑:成就亦是隐患

老板电器与房地产行业的深度捆绑,恰如“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现实演绎。

过去十年,公司通过精装修配套的工程渠道实现快速增长。其工程渠道销售收入在营收中占比最高时突破22.73%,远超同业水平。

2017至2018年间,老板电器多次获得恒大地产“优秀供应商”、“卓越战略合作伙伴”等称号。然而,这个曾经亲密的合作伙伴,后来却让老板电器遭遇重创。

凭借与地产商的紧密合作,老板电器在工程渠道市场份额连续5年稳居第一。但这种高度依赖房地产市场的策略,也为日后发展埋下隐患。

03 危机显现:恒大爆雷引发连锁反应

2021年,老板电器营收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1.48亿元,同比增长24.84%。

但光鲜业绩背后隐藏着巨大危机——2021财年老板电器一次性计提坏账7.1亿元。其中恒大坏账约6.3亿元,其他0.8亿元。

恒大地产的这笔坏账直接导致老板电器2021年净利润下滑近20%,这是老板电器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负增长

实际上,老板电器的业绩早已显露疲态。2017年后中国房地产迎来强力调控,老板电器的业绩随之进入下行通道。

04 路径依赖:预判风险却无力自救

尽管总裁任富佳早在2017年就曾预判精装修进程可能颠覆行业,但其掌舵下的老板电器却未能成功规避房地产下行的冲击。

这种“路径依赖”的后果是,即使预见了风险,公司却未能及时调整战略方向。截至2024年末,老板电器的坏账准备仍有10.55亿元,持续影响市场对其资产质量的信心。

老板电器的问题,表面看是行业寒冬,深层却是“路径依赖”的惯性——它把精装修渠道做成了护城河,却没想到这条河也会干涸。护城河一旦变成泥潭,挣扎只会越陷越深。

05 产品失衡:传统产品主导,新兴品类拓展乏力

老板电器深陷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结构性失衡。

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吸油烟机、燃气灶两大传统产品贡献了公司超过70%的营收。然而,洗碗机、集成灶、蒸烤一体机等新兴品类营收占比均不足5%,且增速大幅放缓。

老板电器起初对集成灶较为排斥,副总裁何亚东曾公开表示:“集成灶每个产品都不完善,功能不够,不会成为大规模”,还略带轻视地说“做集成灶的都是小企业”。

然而,这些被看不上的小企业却迅速做大了集成灶市场。2021年我国集成灶市场规模达256亿元,零售额同比增长41%。短短数年,集成灶便占据近3成厨电市场份额。

06 创新不足:重营销轻研发的战略失误

研发投入不足与创新节奏滞后,直接制约了老板电器的产品竞争力。

2024年,老板电器研发投入仅4.1亿元,同比增长6.8%,占营收比重仅为3.7%。这一比例远低于同行,且研发人员数量有所减少,甚至有26人离职。

与高达30.78亿元的营销费用相比,4.13亿元的研发费用仅为其七分之一。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策略,使其难以通过技术创新为长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尽管老板电器积极拥抱AI概念,推出“AI烹饪大模型‘食神’”,但这些AI功能被普遍认为“鸡肋”,甚至是一种“技术自嗨”,尚未转化为市场认可的爆款产品。

07 渠道困境:工程渠道依赖症未解

在渠道端,老板电器的“工程渠道依赖症”尚未根治。

虽然工程渠道占比已从峰值35%降至20%,但零售渠道的补位明显不足。线上渠道营收占比不及华帝、小米等品牌,线下专卖店也面临客流减少、单店坪效下降的困境。

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更是雪上加霜。2024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2.9%,这直接导致吸油烟机、灶具等老板电器传统优势品类在精装房市场的配置率收缩。

老板电器试图通过拓展下沉市场寻找新增长点,但这一策略效果有限。下沉市场购买力不足,厨电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普及率依然较低。

08 国际化的迟缓:错失全球市场机遇

相比其他家电巨头,老板电器在国际化战略上的步伐明显迟缓。

2024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显示,老板电器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67%,但仅占总收入的0.61%,整体海外营收规模不足总体的1%。这意味着其超99%的收入仍依赖国内市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尔集团,其海外业务已成为营收主力。2024年,海尔智能家居的全球总收入达2859.81亿元,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

另一个竞争对手美的集团同样表现出色,其海外收入占比约42%,通过收购东芝等品牌,实现了全球供应链优化。

09 资本市场的回应:投资者用脚投票

在内外部多重压力下,市场对老板电器的信心不足,直接反映在资本市场上。

公司股价持续下跌,从2017年的历史高点59.28元/股一路下行。截至2025年8月14日收盘,老板电器股价报19.40元/股,总市值约181亿元,较2017年峰值累计跌幅超过67%,市值蒸发逾300亿元。

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报发布后,老板电器当日股价大跌超7%,显示大批投资者正“用脚投票”。公司创始人任建华的财富也随之大幅缩水,从2021年的195亿元降至2024年的110亿元。


房地产市场的黄金时代里,老板电器借东风一路高歌猛进,工程渠道收入占比一度超过22%。

然而,当恒大爆雷、房市降温,老板电器不得不一次性计提 7.1亿元坏账,仅恒大就占6.3亿元。

路径依赖的枷锁使老板电器即使预见了风险,也无力跳出房地产泥潭。如今,股价较2017年高点下跌超过67%,市值蒸发逾300亿,昔日的厨电巨头仍在苦苦寻觅突围之路。

曾经的渠道优势已成桎梏,重营销轻研发的战略留下后患。在房地产周期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变奏中,老板电器的转型之路依然漫长。

上一篇:首个国产“手机智能体”问世,智谱补位Manus
下一篇:净利下滑三成,“不好卖”的桃李面包还要扩产能

聚焦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