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200家档口拒绝的“怪帽子”,在拼多多火遍西部

空调的风开到最大档位,风扇呼呼转着,工人们踩着缝纫机,帽檐和帽体的连接处,一针一线走出完美的弧度。义乌的天气分外湿热,车间里的节奏紧张而有序。

 

4年前,郑磊磊几乎跑遍了义乌的帽子档口,54-58cm的均码棒球帽列队整齐,但没有他要的帽子。这个衢州年轻人不会想到,他偶然在社交媒体上刷到的关于帽子头围小的抱怨,最终演变成一场价值上亿的“帽子革命”。

在消费需求的汪洋里,郑磊磊捕捉到了61-62cm头围人群“隐秘的小岛”。他的第一款定制棒球帽上线时,后台涌来的订单让上海代工厂的老师傅们瞪大了眼睛。原来有人一直都在等一顶能从容包裹他们“大头”的帽子。

 

“大头星球”创始人郑磊磊正在展示大头帽子产品。图片来源:丛森 摄“大头星球”创始人郑磊磊正在展示大头帽子产品。图片来源:丛森 摄

而在1500公里外的成都仓库,郑明亮正在打包一批特殊的风扇防晒帽。这些带着微型马达的奇怪帽子,正通过拼多多打造西进通道源源不断流向甘肃的枸杞田、内蒙古的风电场。

就像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商队如今快递车载着来自义乌、成都包裹在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的助力下,重新丈量中国西部市场的边界。

在义乌,最危险的从不是冒险,而是停滞。”成功的商人拥有天然敏锐的嗅觉,但他们同样需要托举。近年来,拼多多持续加码电商西进,鼓励优质好物加大向西供应。一顶“不想普通”的帽子背后,是一场关于细分市场、物流完善、品牌升级以及消费平权突围”。

 

帽子市场一次成功的“爆改”

 

 

“不可能有人头围这么大”“做出来肯定没人要”“帽子一直做的都是均码,中国人头围哪能超过58cm……2021年底,创业起步的郑磊磊没被订单淹没,先被老板的质疑声淹没了。在义乌商贸城被200余家档口拒绝后,他捏着调研数据的手心全是汗。

社交媒体、电商后台,“帽围小,勒太阳穴”“戴个帽子像顶个碗”……这么多消费者的吐槽也是真的。谁都知道市场的空白是商机,但绞尽脑汁,一门心思扎进去做的人并不多。

“档口接单一看你的要求,二看你的订单量。当时我想先做一些库存再上线,手上没有订单。传统认知都是均码帽子,你手上又没订单,档口自然拒绝接单。”郑磊磊说。

 

“大头围”帽子对比普通尺寸帽子。 图片来源:丛森 摄“大头围”帽子对比普通尺寸帽子。 图片来源:丛森 摄

而郑明亮当初选择做帽子,恰恰是看中“帽子是均码,不用操心尺码”。一顶帽子,均码还是大码,都能变出“戏法”。

“当时也比较穷,备货可以少一点。”郑明亮选择了均码的帽子作为新创业的突破口。初始投入仅几万元。但同质化的帽子市场,想卖得好也要认真琢磨。郑明亮夏天卖遮阳帽,冬天卖贝雷帽。

真正让他成功的,是一款特殊的帽子——自带风扇的遮阳帽,这款帽子小众,定价66元。上架后的数据给了他惊喜:买家画像并非想象中的游客或年轻人,而是大量在田间地头、工地挥汗如雨的劳动者。

他很快将资源聚焦于此。严格把关品控,提供“一年保修”承诺,风扇可充电使用,确保其能持续工作10-12小时,满足全天候需求。尽管单价高达60多元,远超普通遮阳帽,但其精准的功能性和可靠性,成功切中了特定人群的刚需,复购率稳定,售后率低于1%。

郑磊磊的大头围帽子生意也有了转机。上海一家外贸厂专为欧美制作大头围帽子,正值过年前工厂没那么忙,愿意接下这个订单赌一把。5种颜色和款式先各定制了500个。2022年初,郑磊磊正式线上开店销售,成为了一家“专门卖大头围帽子的店”。

“大头星球”创始人郑磊磊在仓库检查货品质量。图片来源:丛森 摄“大头星球”创始人郑磊磊在仓库检查货品质量。图片来源:丛森 摄

第一个月销售20多万,第二个月翻倍,第三个月再翻倍。”郑磊磊回忆时笑着说。“大头星球”是店铺名,大头星人找到了“本命帽子”,郑磊磊也找到了“本命生意”。   

 

电商西进:“一单少十块”

 

挖出西部生意大增量

 

2024年,大头星球品牌全网销量过亿,其中拼多多销量占全平台的40%左右。郑磊磊说,希望拼多多店铺销量增长到5000万。而今年上半年已过,平台销售额已是去年销售额的90%。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拼多多开店后,大头星球就一直在向偏远地区发货并且每单都包邮,只不过二段运费相较普通运费贵3元,费用由商家承担

2024年9月,拼多多在此前首创中转集运模式的基础上,宣布免去发往偏远地区包裹的二段中转费,费用由平台承担,为广大偏远地区用户实现全面的网购包邮创造了可能。

拼多多

“电商西进”政策,让“大头帽”广销西部市场。图片来源:丛森 摄

郑磊磊提供了一个数据,2025年1月至6月,发往偏远地区的订单同比增长40%,运费成本降低上万元。他细细算了一笔账:“之前直发西藏等地,一单运费12元到16元,现在平台承担二段运费,我只需要发去西安或成都,统一中转,邮费2元。一单就能少至少10元。”

目前,大头星球偏远地区发货占比接近10%,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外,内蒙等西部地区对大头围帽子的需求也更多。“他们对款式的需求反倒是随潮流而变化,没有太多特殊要求。”郑磊磊补充说。

这正是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的初衷:让更多西部偏远地区的消费者,享受到包邮的服务,同时,减少商家为此付出的物流成本,并助其拓展西部增量市场。

“风扇帽”的郑明亮,同样只需将货发至中转仓,后续物流由平台负责,运费成本大幅降低且可控。而拼多多支持“电商西进”的系列政策,明显帮他撬动了西部市场。

目前,由于西部地区户外作业的人较多,内蒙古的销量异军突起,在其店铺区域排名中甚至超越多个东部人口大省,位居前列。甘肃、宁夏、陕西等地订单也稳定增长。郑明亮粗略估计,今夏,西部地区单量增长在30%左右,而夏季在全年总单量中的占比能达到十分之一。“现在每天单量400—500单,整体生意可以应付自如,利润也很满意。”郑明亮说。如今,他在成都租了500平左右的仓库存货,雇了两个仓储和打包人员维持着小团队运作,平时还有时间和家人待在一起,生活充实幸福。

 

让优质商家在拼多多获得更好的增长

 

 

一顶曾经看起来不起眼,甚至有些“奇怪”的帽子,让郑磊磊和郑明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辟出了新蓝海。在拼多多,无论是大商品还是小商品,大市场还是小市场,都能做,也都能做起来。

起初,郑磊磊也对拼多多有着刻板印象。“我们客单价相对来说会高一点,没做过拼多多,之前对拼多多的认知比较落后,没什么信心,但做了之后才发现拼多多的增长是非常快速的。”打破了原先固有的认知,郑磊磊很快吃到了甜头。

2023年,他的团队有能力也有精力打开更大的线上市场。其将目标对准拼多多。从2023年下半年入驻至今,拼多多店铺1年内贡献整体营收40%,2024年同期增速达80%-100%,成增速最快渠道。

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赶制一批夏季防晒帽。图片来源:丛森

在平台运营的帮助下,“大头星球”在入驻平台两个月后便开出了品牌店,参加百亿补贴等活动时有了一定的控价空间,在获得更多流量支持的同时又保证了健康的利润。

郑明亮的“风扇帽”,一开始就是先在拼多多上线,测试这款帽子是否受欢迎。也是拼多多,让他看到了自己帽子的真正受众。

“对于这些需要长时间在烈日下劳作的用户而言,同时解决遮阳和降温问题的风扇帽,比单独的小风扇或普通帽子实用得多。” 

在拼多多,有人做“大而全”的生意,也有人做“小而美”生意“只要能够符合真实的需求,不管在义乌还是在拼多多,不愁没有订单。”已经创业四年的郑磊磊“身经百战”,他的办公桌已经堆满冬季样品,虽是酷暑,他已经在为冬季的帽子高峰期准备“粮草”。

“百亿补贴”资源倾斜,到“电商西进”和“千亿扶持”,帮助商家完成从“卖货”到“品牌”的跃迁,坚定地和全国各地的消费者们站在一起,支持消费平权,就是拼多多一门心思要做的难而正确的事。

尾声:

转型,不仅是产品的升级,更是商业逻辑的重构——从“薄利多销”到“创新溢价”,从“被动代工”到“主动品牌化”。

这背后,拼多多“千亿扶持”计划加速电商西进,正为创新提供最关键的助力:物流成本降低,让偏远地区成为“增量市场”;流量与资源倾斜,帮助商家跳出“价格战”,建立长期竞争力。

郑磊磊说:“在义乌,机会永远留给敢创新、懂平台的人。”拼多多正在成为年轻创者的“增长飞轮”。

上一篇:日系餐饮败退,味千拉面被遇见小面们“围剿”,入华29年下调特许经营费
下一篇:“立秋奶茶大战”在即,美团、饿了么、京东集体声明

聚焦

更多

多媒体

更多

排行